找到相关内容44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悟成功

    去学习社会,学习他人,实事求是地去充实自己,这是成功秘诀之三。 一些禅道颇深的人都极欣赏这句禅语: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;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;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。”此禅的禅智功夫人说:“未参禅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1275362.html
  • 红尘有缘

    释缘 问世间“缘”为何物,真叫人不好捉摸。 因为无法诠释人与人相遇、相知、相交的底蕴和玄机,人们便认同且袭用了从禅语中拈出的那个字——缘。 惜缘在亿万年的时光长河中相逢于今生今世;在众生芸芸的红尘人海中际会于此地此 处,无论男女长幼,无论贫 富美丑,这一段尘缘足堪珍惜。 情缘缘是天意,也关人情,盖因有情而后结缘,或有缘而后生情,倘若无情,如何有缘? 即便有缘,也是孽缘。 随缘 人们常说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1876045.html
  • 信佛,怎样才是真信?

    ,消除自己的业障,这样也许渐渐就有法喜了吧。 学佛千万不要只学几句佛经或者禅语,只是在朋友聚会或者人前的时候嘴里说出几句,显得自己知识很广泛,博得他人些许的赞叹,而自己的身心,对于世界人生的看法一点没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2176050.html
  • 《禅释武夷山》序

    “牧斋”之号,阐发了禅宗“牧牛”、“牧心”、“自牧”的禅修法门等等。真是信手拈来,自然人文,皆寓禅理,启人智慧。   禅语有言:搬柴运水,无非妙道。可见,游山玩水,亦当触境是禅。武夷山水触目皆有禅意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278743.html
  • 无事是贵人 《临济录》

    平平安安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。   但是作为禅语,“无事是贵人” 则意思稍有不同。所谓无事并非平稳无事之无事,也非无事可干悠哉游哉之无事。此无事是除了求佛、求悟和求道之外,别无所求之心。所谓“贵人”...

    细川景一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33486227.html
  • “佛性本有,见性成佛”的禅宗

    的理性化,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。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。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、呈口舌之辩,违反了禅宗的本意。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,以明心见性为宗旨,于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。六祖惠能有句流传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05695749.html
  • 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(图)

    模式转换:‘无我’与‘如来藏’”的主题发言;贾晋华教授作了“古典禅语人间佛教”的主题发言,李向平教授作了“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”的主题发言;才让太教授作了“论佛教与苯教的对话”主题发言;陈庆英教授作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2/07193895814.html
  • 唐宋诗中的禅趣

    宗教,诗系文学,各有域宇,然终至相别相异之外,而同流并趋,如水乳交融。 (三)唐宋禅趣诗的构成 禅趣诗的拈论,颇感碍难,因为诗中无禅语而有禅趣,寓禅理而无迹象,往往可直感而不可诠说,且...,部分与禅理有关,其无关者,亦颇具禅之意境;理趣诗或直说禅理,或立题见意,或迳下禅语,颇可寻察;唐宋诗人的诗,其禅趣的构成,类别大致如此。 太虚法师说过:“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。”似乎也可以套用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1953996.html
  • 略论禅与诗

    警句来说法渐成风气,常引用的有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、“野渡无人舟自横”、“秋风吹渭水,落叶满长安”等等。  以禅入诗是禅对诗的侵入。有禅语入诗,以禅理入诗,以禅趣入诗。以禅语入诗是...

    高慎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4265663.html
  • 香港“清凉法苑”的林则徐对联

    色是空”。联旁的小序说: “道光辛丑秋初,去繁抽暇将出粤,访碑苛林,得晤柘上人于风幡堂,偶拈旧论,互相印正,同集六祖禅语,萆此以识形己。林则徐(印)。”  联序中提到的“柘上人”,据说是今天”清凉...有求必应,写写对联,表表自己“风蟠不动”的心情。虽然是“偶拈旧论”,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。  联中小序明明说出林则徐是在”风蟠堂”,会晤了”柘上人”,然后书写了这些”禅语”,当然不会无中生有,可不必怀疑它...

    胡善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5468551.html